净瓶踢倒赢山子,体用全彰迈古今。
洞彻玄关垂手处,到头须是遇知音。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二》是宋代诗人释梵琮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观察与感悟,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阐述:
- 内容概述
- 诗句赏析:诗中“撒出骊珠光烱烱,劈开美玉洞无痕”描绘了一件珍贵物品被发掘的情景,象征着珍贵的发现或真理的启示。“几回贱卖无人买,堪笑乞儿孤此恩”则反映了作者对于某些事物虽然价值连城却无人问津的现象所感到的无奈和嘲笑。
- 主题思想: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诗人试图揭示世间万物背后的真相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如对于珍贵但无人欣赏的事物的感叹,以及对于人们追求名利而忽视内在价值的批评。
-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诗的作者宋·释梵琮号率庵,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著有《云居率庵和尚语录》,收入《续藏经》。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宋代佛教禅宗的发展和传播。
- 历史时期: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绍定元年,这一时期的佛教禅宗在宋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人的创作活动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 艺术特色
- 比喻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撒出骊珠光烱烱”,“劈开美玉洞无痕”,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这种修辞方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文学性。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意境营造:诗歌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写,构建了深邃的艺术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的哲理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产生共鸣和反思。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艺术表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细致解读,可以更好地领会宋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和社会价值,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层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