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十四

转山河大地归自己则易,转自己归山河大地则难。
有人道得不难不易句,却来径山手里请捧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宗杲的《偈颂十四首》是宋朝诗人释宗杲所作的一组诗。在探讨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需关注其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还应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及文化意蕴。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释宗杲:释宗杲,字昙晦,为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俗姓奚,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人。他不仅是临济宗僧人,还是宋代著名的禅师,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
  • 生平贡献:释宗杲以其独特的“看话禅”理念影响了整个禅宗的发展,对后世的禅宗思想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1. 诗歌原文
  • 雪人通身却吃骂,兔角拄杖三十下。
  • 龟毛索子钓虚空,道理本来非昼夜。
  • 元不借 ,宝所谁知价。
  • 一道常光即我心,逼寒虚空无缝罅。
  1. 诗意解析
  • 雪人通身却吃骂:比喻那些自视甚高而实则无才之人。
  • 兔角拄杖三十下:指修行者虽勤勉但未能得道。
  • 龟毛索子钓虚空:象征追求虚幻而忽视实质。
  • 道理本来非昼夜:强调真理与智慧的永恒性,不受时间的束缚。
  • 元不借 ,宝所谁知价:指出真正的价值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
  • 一道常光即我心: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光明和宁静。
  • 逼寒虚空无缝罅:形容虚空虽然广阔却有细微之处可以探索。
  1. 艺术特色
  • 简洁明了的语言: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易于理解且引人深思。
  • 鲜明的意象:通过雪人、兔角、龟毛等具体形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加深了读者的感受。
  • 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现象的观察,揭示了深刻的哲学意义。
  1. 文化价值
  • 禅宗思想的体现:体现了禅宗“看话禅”的核心理念,即通过观照内心去领悟佛理。
  • 哲学思考的启迪:引导人们反思自身行为和价值观,促进个人精神的成长和提升。

释宗杲的《偈颂十四首》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更在思想和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刻体会到释宗杲对于佛教教义的独特理解和表达,也能感受到其在禅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