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耳聋,黄檗吐舌。
后代儿孙,半生半灭。
破沙盆,曾漏泄,炎天六月飘霜雪。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是宋代释普度的一首偈颂诗,表达了禅宗与道家思想的融合。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将禅宗的无为、道家的自然以及宇宙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它遵循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格式,即“四言”或“七言”,其中“开口不是禅,闭口不是道”等句子体现了语言上的简洁和直接,这种风格使得诗歌易于理解且具有深刻的内涵。其次,这首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远。例如,“一击天门开,万象俱靠倒”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暗示着一种内在的力量能够打开万物的奥秘;“狭路忽相逢,拍掌呵呵笑”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乐趣的领悟。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性,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特别是禅宗和道家哲学的影响。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在此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佛教的禅宗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超脱,道家则注重顺应自然和内省。释普度作为一位禅师,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思想氛围。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个人感悟,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平和的生活理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不仅是一首表达禅宗与道家思想融合的文学作品,也是宋代文化背景和哲学思考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