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蛾诫

有虫名烛蛾,翱翔近灯火。
举手再三遮,彼意终不可。
驱去复飞来,防护更劳我。
汝无纵所见,自取燋肌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烛蛾诫》是宋朝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一种名为“烛蛾”的昆虫飞翔近灯光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烛蛾诫》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烛蛾在接近灯光时的行为,通过反复的遮护与驱赶,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和生命循环的认知。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有虫名烛蛾,翱翔近灯火。举手再三遮,彼意终不可。驱去复飞来,防护更劳我。汝无纵所见,自取燋肌祸。
  2. 诗歌译文:有一种名叫烛蛾的虫子,它在灯光附近飞翔。我多次尝试用手遮挡,但那虫子的意志坚定得无法改变。它被赶走后又会再次飞过来,我的保护措施反而更加劳累。你不应该放任自己去欣赏,否则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3. 诗歌赏析:《烛蛾诫》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通过对烛蛾飞行行为的描绘,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微妙的关系。诗中的“挥之不去,驱之还来”反映了物我相感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理解。
  4. 诗歌评析:释智圆通过对“烛蛾”这一小虫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
  5. 创作背景:释智圆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诗人们经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烛蛾诫》的创作背景很可能也是受到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界观察和思考的影响,同时结合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烛蛾诫》不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它还承载着作者对自然、生命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释智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