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慈济法门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常当修梵行。
未脱傍生难,馀命愿安乐。
筌网及虞罗,愿不相值遇。
饮啄随时足,饥渴永不逢。
相见起慈心,愿不相吞啖。
当承三宝力,誓脱众尘劳。
毕此苦类身,愿生诸佛国。
弥陀广慈愿,不舍一切生。
观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
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轮回。
傥若命终时,愿垂亲接引。
救我厄难者,菩萨大檀那。
悯我临汤火,舍财赎我命。
须弥与大海,徒自谓高深。
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现生增福寿,眷属悉团圆。
来世受身时,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放生慈济法门》是宋代诗人释遵式所作

《放生慈济法门》不仅是一篇表达佛家慈悲为怀、忏悔过往的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宗教情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佛教中“慈悲与忏悔”的主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