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若命终时,愿垂亲接引。
救我厄难者,菩萨大檀那。
悯我临汤火,舍财赎我命。
须弥与大海,徒自谓高深。
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现生增福寿,眷属悉团圆。
来世受身时,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放生慈济法门 - 这句诗表达了对佛教中慈悲为怀、放生动物的教义的赞美。放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和拯救,通过释放或帮助被囚禁或伤害的动物,以表达对生命的爱护和敬畏。
- 注释:在佛教中,放生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旨在积累功德,净化心灵。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认为通过慈悲行为可以带来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延续。
- 傥若命终时,愿垂亲接引 - 这句话表达了对佛祖或菩萨在生命终点时给予引导和庇护的渴望。
- 注释:在佛教信仰中,人们相信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佛陀或菩萨的存在提供了超越生死的指引。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希望在生命的尽头能够得到佛祖或菩萨的帮助。
- 救我厄难者,菩萨大檀那 - 这是说,那些能够解救自己陷入困境的人们是伟大的菩萨。
- 注释:在佛教中,菩萨是追求解脱的圣者,他们有能力帮助他人并解除痛苦。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菩萨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即善行会带来善果。
- 悯我临汤火,舍财赎我命 -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危难时刻得到帮助的情景。
- 注释:这里的“汤火”比喻灾难和困苦,而“舍财赎我命”意味着有人慷慨解囊来救他。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在困难时期伸出援手人的深深感激。这也体现了佛教中的互助精神,鼓励人们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
- 须弥与大海,徒自谓高深 - 这句话表达了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感慨。
- 注释:须弥是佛教中的一个象征性概念,代表世界的中心或宇宙的界限;大海则是广阔的象征。
- 赏析:诗人通过对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对世界和宇宙宏大无边的赞叹,同时也可能暗示了个人生命的渺小和短暂。
- 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 这句诗强调了施主(檀那)的恩情之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 注释:檀那是古代对施舍者的一种尊称,这里特指今天的恩人。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强调了恩情的深厚和难以衡量。
- 现生增福寿,眷属悉团圆 - 这句诗祝愿施主在现世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福气和寿命,并且家人都能团聚。
- 注释:这是对施主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 赏析:诗人以此祝愿表达了对施主未来的祝福和关心,希望他们能够享受幸福和安康的生活。
- 来世受身时,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 在来世中,诗人希望自己也能与施主一同生活在佛国之中,与南贤圣众一起修行。
- 注释:佛国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理想境界,南贤圣众则是指修行成就很高的圣人群体。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未来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希望与施主共同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述僧人在临终前对佛祖的请求和感念,传达了佛教中的慈悲、助人为乐、因果报应等核心教义。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