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常当修梵行。
未脱傍生难,馀命愿安乐。
筌网及虞罗,愿不相值遇。
饮啄随时足,饥渴永不逢。
相见起慈心,愿不相吞啖。
当承三宝力,誓脱众尘劳。
毕此苦类身,愿生诸佛国。
弥陀广慈愿,不舍一切生。
观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
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轮回。
【诗句】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常当修梵行。
未脱傍生难,馀命愿安乐。
筌网及虞罗,愿不相值遇。
饮啄随时足,饥渴永不逢。
相见起慈心,愿不相吞啖。
当承三宝力,誓脱众尘劳。
毕此苦类身,愿生诸佛国。
弥陀广慈愿,不舍一切生。
观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
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轮回。
【译文】
我是某个比丘,如今成了那些非人类众生之一。
我发出佛陀般深沉的慈悲,忏悔那些六种情感的根源。
我们的无始以来,如同大海中的暗礁,眼睛总是被各种颜色所迷惑。
耳朵听的是嘈杂的声音,鼻子闻到了所有的香味。
舌头上长出了许多恶刺,身体就像一个操纵机关的主。
我们内心的六种敌人如同游戏一般,心中的念头就像猴子一样跳跃不停。
没有停止的时间。
这种六种状态和根源,被称为“六情根”。
所有的业因都是从妄想开始的。
妄想就像是幻影中的火焰,也像是空中的花朵。
一旦迷失在其中而不自知,就会成为各种烦恼的束缚。
永远堕入三途的苦海,困在无尽的痛苦之中。
听不到佛法的声音,怎么能够知道忏悔?
只希望十方的佛陀和菩萨们能够施予力量,让他们能够觉悟并发起忏悔之心。
我们的无始以来的种种罪恶,今天全部都被消除。
既然现在已经觉悟了就不再制造新的罪过了,应该常常修炼梵行。
还没有从旁生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还希望能够得到安宁。
不要像捕鱼的鱼网和捕鸟的罗网一样,希望不会遇到它们。
饮食要随顺自己的需求,饥饿的时候永远也不会饿着。
看到对方心生慈爱,希望不会吃掉他们。
应该接受三宝的力量,发誓脱离所有的尘世烦恼。
完成这次的修行,摆脱这个苦难的身体,希望能生到诸佛的国家去。
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广施无边的大慈和大悲,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我的心愿深深祈求观音菩萨,经常游走于五道的界域。
我希望可以伸出五色的手臂,帮助自己跳出轮回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