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镜京兆全真庵

皮张仙,修造主。一身两役,兼为化主。修庵舍、独办一间,祷长安施主。
论修行,分宾主。悟取气神,与身为主。是性命、速了根源,做蓬莱洞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京兆全真庵》是元代马钰的作品。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又号紫阳真人,是一位著名的道教人物,被后世尊称为“南五祖”之一。他生活在金末元初的时代,他的一生与道教修行紧密相关。在道教中,马钰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道学造诣而著称,对后世道教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道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词原文:《清心镜·京兆全真庵》是一首表达修炼者内心世界的词作。其原文如下:
    皮张仙,修造主。一身两役,兼为化主。
    修庵舍、独办一间,祷长安施主。
    论修行,分宾主。悟取气神,与身为主。
    是性命、速了根源,做蓬莱洞主。

  3. 诗词赏析:该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修炼者追求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的愿望。通过“皮张仙,修造主”开篇,强调了修炼者在道教修行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接着,“一身两役,兼为化主”,描绘了修炼者在个人修炼的同时,也肩负着教化世人的使命。整首词充满了道教特有的修行理念和哲学思想,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

  4. 创作背景:在探讨《清心镜·京兆全真庵》的创作背景时,可以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元代社会背景下,道教修行者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压力巨大,许多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因此,像《清心镜·京兆全真庵》这样的作品应运而生,不仅提供了修行者的指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心镜·京兆全真庵》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作者马钰的个人修养和哲学观念,也反映了元代道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阅读这首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