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镜寄长春丘师兄

君乐山,予乐水。乐水乐山,算来何济。都不如、净意清心,炼冲和真气。
坎离交,木金戏。产无影姹婴,五明宫里。便顿觉、丹结灵灵,得真欢无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寄长春丘师兄”是元代诗人马钰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修炼、自然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和向往。在这首诗中,马钰以其独特的文学手法和深邃的哲理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马钰,字玄阳,号丹阳子,金末明初人,元代道教学者。其生平事迹虽无明确记载,但在元代道教文献中有提及,其著作《清心镜·寄长春丘师兄》反映了他深厚的道教修为和对修身养性之道的追求。
  2. 创作背景:《清心镜·寄长春丘师兄》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元代时期文人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3. 作品主题与内容:诗中通过“君乐山,予乐水”等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他主张通过内心的清静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了心灵净化的重要性及其在修行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4. 美学特点:《清心镜·寄长春丘师兄》的诗歌形式简洁明了,语言朴实无华,但其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远。诗中的比喻、象征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都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5.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追求,也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6. 后世影响:《清心镜·寄长春丘师兄》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后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它不仅被收入多种古代文学选本中,也被许多研究者引用和分析,以探讨其在道教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清心镜·寄长春丘师兄》不仅是元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道教文学的重要资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