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春梦得一枝白笔

昨夜山侗,梦游蓬岛逢钟吕。文房数。一枝纯素。不让蒙恬做。
远胜江淹,五色何曾污。相宜处。书心开悟。堪应三清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钰并未创作《万年春梦得一枝白笔》。实际上,这首诗的作者是金朝的诗人马钰。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梦游仙境、文房四宝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 作者介绍
  • 马钰,字玄阳,号东华子,金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以其深厚的道学造诣和文学才华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其对道家教义的理解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1. 诗词原文
    昨夜山侗,梦游蓬岛逢钟吕。文房数。一枝纯素。不让蒙恬做。远胜江淹,五色何曾污。相宜处。书心开悟。堪应三清举。

  2. 诗词赏析

  • 梦境描写:诗中的“昨夜山侗”,意味着诗人昨夜做了一个关于山的梦。在梦中,他梦游到了蓬莱岛上,遇到了钟吕,这是道教中重要的神仙形象,象征着高深的道教修为和智慧。
  • 文房四宝:诗中提到了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这不仅是文人学士常用的书写工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诗人通过描述这些文房四宝,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和文化底蕴的喜爱。
  • 超越古人:“一枝纯素”表明诗人的笔下没有掺杂任何杂质,展现出一种纯粹和高雅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超越了古代的文人如江淹,也显示了诗人自身的非凡造诣。
  • 心灵开悟:“书心开悟”表明诗人在写作过程中达到了心灵的深处,获得了某种启示或领悟。这种心灵上的提升和升华,使得他的诗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 应三清举:最后一句“堪应三清举”意味着诗人的诗文足以应对道教中最高的神灵——三清天尊的考验。这不仅是对诗人诗歌成就的肯定,也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高度尊崇。

《万年春梦得一枝白笔》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理解,还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