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自害风

遇王风,风传我。风发□□,风害家缘破。拈弄风飙团水火。风子飍飍,风韵闲吟和。
顺风行,迎风坐。饮罢真风,更枕清风卧。施布仁风功行大。自许扶风,风里成因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自害风》是元朝著名文学家马钰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下是关于《苏幕遮·自害风》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苏幕遮·自害风》的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马钰。作为元代的重要文学人物,马钰不仅在道教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文学作品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与思想观念。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其个人经历、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密切相关。
  1. 文学特色
  • 诗歌通过“风”这一自然元素的拟人化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和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诗中的“遇王风,风传我”以及“风发*,风害家缘破”,将风拟人化,赋予了它传递消息和带来破坏的能力,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 诗中的“风子”部分则用“风韵闲吟和”来形容风的变化,显示了诗人对风的独特见解和细腻感受。这种描写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性,还增加了文本的深度和层次感,使得读者能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思。
  1. 艺术鉴赏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每一句都精心雕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使整首诗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此外,诗歌的结构清晰,从遇到风的场景描绘到风带来的各种影响,再到最终的自我期许,构成了完整的故事线,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流动。
  • 在意境营造方面,《苏幕遮·自害风》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风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诗中的“顺风行,迎风坐”等描述,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也反映了作者追求内心平静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苏幕遮·自害风》不仅是一首表现风的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诗,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理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汉语的美,还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