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黄粱终南居环堵

董宣强项岂寻常。如燕颔,即非殃。掀髯虚长不名疮。无破处,又何妨。
道家贫后计多方。无腋袋,用皮囊。支颐悬挂度炎凉。里面有,万般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悟黄粱终南居环堵》是元朝马钰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董宣的形象和故事,表达了道家追求简朴生活的哲学思想。具体分析如下:

  1. 作者简介
  • 马钰(生卒年不详),字宜甫,号丹阳子,师王重阳,与王重阳其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他的诗词作品体现了道教的清静无为的思想。
  1. 诗歌原文
  • “董宣强项岂寻常。如燕颔,即非殃。掀髯虚长不名疮。无破处,又何妨。”
  • “道家贫后计多方。无腋袋,用皮囊。ㄅ颐悬挂度炎凉。里面有,万般香。”
  1. 诗歌解析
  • 董宣:诗中以董宣的形象象征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即使面对困境也不会屈服,展现了一种不屈的精神风貌。
  • 道家生活:通过描述道家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修养的生活态度。
  • 哲理思考:诗中的“万般香”可能暗示着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内心的修炼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

《悟黄粱终南居环堵》不仅是一首描写道家修行生活的词作,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董宣形象的塑造和对道家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念。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内涵,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和研究,展示了中华文化中关于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方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