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黄粱赠兴平杨先生

密密相传理最深。向水里,自生金。个人无口解哦吟。能云步,曳云襟。
寻思今古修仙道,今如古,古如今。古今难得遇知音。知音者,似予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悟黄粱·赠兴平杨先生》是马钰创作的一首词,体现了作者对修仙道的理解和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马钰,字宜甫,号丹阳子,入道后更名钰。他与王重阳其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著有《丹阳神光灿》《渐悟集》等著作。
  • 时代背景:元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众多道教人物和作品在此时期诞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的重视和支持。
  1. 词作主题
  • 修仙问道:词中通过“向水里,自生金”、“寻思今古修仙道”等诗句,表达了对修仙之路的向往和追求。
  • 知音难求:“古今难得遇知音”一句,揭示了作者在修行道路上孤独和寂寞的感受。
  1. 艺术特色
  • 修辞手法: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向水里,自生金”寓意着通过修行可以达到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
  • 意境深远:词中的意象丰富,如“云襟”和“黄粱梦”,构建了一个既有现实色彩又带有仙家意味的独特世界。

《悟黄粱·赠兴平杨先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幅描绘了古代道士修行生活的画卷。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道教文化和文人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