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归藏头赠岳秀才

年苦志不求奇。公寻者希。夷猛悟笑微微。华枉用机。
予偃,婴肥。宫祥瑞围。传心印谨相依。灵神自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成归·藏头赠岳秀才》是一首由元代马钰所作,蕴含深刻道家修炼和精神追求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友人岳秀才深厚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于修行之道的理解和向往。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马钰,号丹阳子,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学者,师从王重阳。他与王重阳其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个人经历:马钰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始终坚持修道,致力于探索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和谐。他的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1. 诗歌内容
  • 主题表达:诗中通过“年苦志不求奇”、“公寻者希”、“夷猛悟笑微微”等句子,传达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内心平和、自然生活的追求。
  • 寓意象征:每一句都隐含着深远的哲理,如“华枉用机”意味着过度追求物质和功利可能导致的迷失,“予偃,婴肥”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精神寄托:“传心印谨相依”反映了作者希望通过交流和传承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独立,“灵神自飞”则表达了对超脱世俗束缚、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整首诗采用了古体诗词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展现了现代文学的魅力。
  • 意象选择: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宫祥瑞围”、“传心印谨相依”等,这些意象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结构布局: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个字的首字母连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藏头诗形式,这种形式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便于读者记忆和传播。

《道成归·藏头赠岳秀才》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深深祝福和鼓励的诗词,更是一次对生命、修炼以及精神境界深度思考和探讨的旅程。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养性、追求真理的智慧,以及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