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赠宋何二先生

舍家学道,争奈心魔。心中憎爱尤多。心意如猿如马,如走如梭。心生尘情竞起,纵顽心、不肯消磨。心念恶罪,皆因心造,怎免阎罗。
奉劝专降心意,把胜心摧挫,如切如磋。心若死灰,自是神气冲和。真心无染无着,起慈心、更没偏颇。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赠宋何二先生》是马钰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内心净化的深刻理解。以下是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满庭芳·赠宋何二先生》的作者是金朝时期的道士马钰。马钰初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是师王重阳的高徒。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在道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著有《丹阳神光灿》《渐悟集》等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道家修养和文学才华。
  2. 诗词原文
    舍家学道,争奈心魔。心中憎爱尤多。心意如猿如马,如走如梭。心生尘情竞起,纵顽心、不肯消磨。心念恶罪,皆因心造,怎免阎罗。
    奉劝专降心意,把胜心摧挫,如切如磋。心若死灰,自是神气冲和。
  3. 诗歌内容解析
  • 舍家学道:描述了一个人放弃家庭,投身于道教修行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
  • 争奈心魔: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内心的挣扎,心魔是修行者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难题。
  • 心中憎爱尤多:反映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既有对世俗情感的依恋,又有对道法自然的执着。
  • 心意如猿如马: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动荡不安,如同猴子般难以驾驭,又像骏马一般奔腾不息。
  • 心生尘情竞起:指出了由于世俗欲望的干扰,修行者的心境受到污染。
  • 纵顽心、不肯消磨:批评了那些虽有修炼之心,却无法持之以恒的人。
  • 心念恶罪,皆因心造:强调了内心状态如何决定人的言行和命运。
  • 奉劝专降心意:劝告人们应该专注内心修行,去除杂念。
  • 把胜心摧挫:教导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优越感,谦虚学习。
  • 如切如磋:比喻学习应如同琢磨玉石一样,需要耐心和细致。
  1. 哲学内涵:《满庭芳·赠宋何二先生》不仅展示了马钰作为一位高深的道教学者的思想深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对于道德修养、心理平衡以及精神解脱的关注和探讨。

综合以上信息,《满庭芳·赠宋何二先生》不仅是一首表达修行理念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金代社会文化和道教思想的窗口。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传达了对精神追求和内心净化的高度重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