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云行 · 师父引马钰上街求乞

不说龟毛,无论兔角。幻躯闲想如蝉壳。怎生亦得显金容,算来全在心知觉。
志不回环,道非遥邈。洞天白雪成红雹。化为自在个灵童,自然掌握长生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云行·师父引马钰上街求乞》是元代诗人马钰的作品,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马钰,全真道第二任掌教,王重阳去世后,他成为重要的道教人物。在道教信仰中,他与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洞玄金玉集》,体现了他在道教领域的深厚造诣。
  2. 作品原文:不说龟毛,无论兔角。幻躯闲想如蝉壳。怎生亦得显金容,算来全在心知觉。志不回环,道非遥邈。洞天白雪成红雹。化为。
  3. 作品赏析:《踏云行·师父引马钰上街求乞》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诗中的“不说龟毛,无论兔角”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认为一切皆为幻相,关键在于内心的觉醒和修行。“幻躯闲想如蝉壳”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算来全在心知觉”则表明,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世事、明心见性。整首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道家精神。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如“洞天白雪成红雹”,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最后,“化为无形”则表达了一种无我无物、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踏云行·师父引马钰上街求乞》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启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实现人生的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