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云行 · 谢于公鞋

走入玄门,牵回白鲤。缀词感谢吾侪履。从今步步出红尘,无心著去观桃李。
采访幽微,搜寻至理。因师大悟离乡里。一朝功满踏云行,邀公同去青霄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云行·谢于公鞋》是一首元代诗人马钰创作的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
  • 马钰简介:马钰,字宜甫,号丹阳子,是元朝著名的道士和文学家。他师从王重阳,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钰不仅在道教修行上有所成就,还著有《丹阳神光灿》《渐悟集》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创作背景:根据词的原文可知,此诗是马钰在入道后所作。词中提到了“走入玄门”和“牵回白鲤”,这些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道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词中还表达了对同伴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精神风貌。
  1. 内容解读
  • 词意解析:词的开头“走入玄门,牵回白鲤”两句,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道教修行画面。其中“玄门”指的是道家的修炼之道;“白鲤”则可能象征着吉祥和纯洁。整首词以赞美道教修行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喧嚣、追求精神升华的愿望。
  • 主题阐释:通过这首词,可以看出马钰不仅是一位文学创作者,更是一位深谙道教教义的实践者。他在词中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教修行理念的推崇。这种对于宗教和哲学的追求,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理想的关注。
  1. 艺术特点
  • 意境营造:马钰在《踏云行·谢于公鞋》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隐喻,如“白鲤”既指代了道教中的灵物,也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安宁。此外,词中多次使用“步出红尘”等表达,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向往自然的境界。
  • 语言风格:整首词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来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词中的用典和比喻也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踏云行·谢于公鞋》不仅是一首充满宗教色彩的词作,也是一位文学大家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表达。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