爇心香赠华亭张大悟

大悟之人,能放心闲。弃利名、爱海恩山。食无求饱,居不求安。更不狂思,不下忽,不高攀。
协气横横,甘露珊珊。用牛羊、车载循还。坎离交结,龙虎盘桓。得至精微,水精热,火精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爇心香赠华亭张大悟》是元代诗人马钰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及背景:

  1. 作品介绍
  • 作者背景:《爇心香赠华亭张大悟》由元代著名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道教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马钰创作。
  • 诗作原文:诗全文如下:“大悟之人,能放心闲。弃利名爱海恩山。食无求饱,居不求安。更不狂思,不下忽,不高攀。协气横横,甘露珊珊。用牛羊、车载循还。坎离交结,龙虎盘桓。得至精微,水精热,火精寒。”。
  1. 作品赏析
  • 主题思想:《爇心香赠华亭张大悟》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为基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中描述“大悟之人”放下名利欲望,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了道家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独立的理念。
  •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平易,韵律和谐,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画卷。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甘露”、“坎离”、“龙虎”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在这种背景下,道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马钰作为全真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多体现了这一时期道教文化的特点。
  • 宗教背景:道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与当时人们对于宗教寻求心灵慰藉的需求相契合。因此,马钰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爇心香赠华亭张大悟》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保存了元代的文化传统,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
  • 教育意义:马钰的这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这首诗能够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寻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爇心香赠华亭张大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反映元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的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