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澹青灯细细香,四更人语在幽窗。西风数点迎秋雨,六尺芙蓉满意凉。
秦树远,楚天长,绿娇红小负年芳。鸳鸯莫道无离恨,锁向金笼恰是双。
鹧鸪天 · 澹澹青灯细细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澹澹青灯细细香》是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爱情的无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哲理思考。元好问,作为金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著称于世。
诗词原文如下:
澹澹青灯细细香,四更人语在幽窗。西风数点迎秋雨,六尺芙蓉满意凉。
秦树远,楚天长,绿娇红小负年芳。鸳鸯莫道无离恨,锁向金笼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中的“澹澹青灯细细香”,以淡雅的色调展现了夜深人静时室内的氛围。而“四更人语在幽窗”,则生动地表现了深夜时分,窗外传来的话语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接着,诗人用“西风数点迎秋雨”来渲染一种秋天的气息,秋雨带来了凉爽的感觉,同时也带来了萧瑟之感。最后,“六尺芙蓉满意凉”将画面引向室外,描述了芙蓉花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清凉感觉。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世界。
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元好问通过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离别的痛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离别往往是情感表达的重要主题。元好问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失去所爱之人的痛苦和不舍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也展示了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鹧鸪天·澹澹青灯细细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窥见元好问的内心世界及其深邃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