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君远游,今年客他州。
青天万古一明月,只与行人生暮愁。
问君游何许,情多地僻兮遍处处。
金鞭断折骐骥死,万里长鸿思一举。
忆初识子梁王台,清风入座无纤埃。
华岳峰尖见秋隼,金眸玉爪不凡材。
西园日晴花满烟,五云楼阁三山巅。
玉树瑶林照春色,青钱白璧买芳年。
三年一梦南阳道,汴水迢迢入秋草。
挐云心事人不知,千首新诗怨枯槁。
破屋仰见星,疏衾风露清。
匣中有长剑,为君鸣不平。
泥涂久辱思一濯,去去举足皆清泠。
邓州大帅材望雄,爱客不减奇章公。
军中宴酣笳鼓竞,银烛吐焰如长虹。
幕中多士君又往,谈笑已觉南夷空。
东州春回十月后,梅花分香入春酒。
平生得意钦与京,青眼高歌望君久。
淅江南下青沄沄,石门细路苍烟屯。
五松平头白日静,千山万山如乱云。
菊源不逐时事改,芝岭自与商颜邻。
他日想思一回首,渔舟时问武陵人。
去岁君远游送仲梁出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去岁君远游送仲梁出山》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展示了元好问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诗歌原文
金去岁君远游,今年客他州。
青天万古一明月,只与行人生暮愁。
问君游何许,情多地僻兮遍处处。
金鞭断折骐骥死,万里长鸿思一举。
忆初识子梁王台,清风入座无纤埃。
华岳峰尖见秋隼,金眸玉爪不凡材。
西园日晴花满烟,五云楼阁三山巅。
玉树瑶林照春色,青钱白璧买芳年。
三年一梦南阳道,汴水迢迢入秋草。
挐云心事人不知,千首新诗怨枯槁。
破屋仰见星,疏衾风露清。
匣中有长剑,为君鸣不平。
泥涂久辱思一濯,去去举足皆清泠。
邓州大帅材望雄,爱客不减奇章公。
军中宴酣笳鼓竞,银烛吐焰如长虹。
幕中多士君又往,谈笑已觉南夷空。
东州春回十月后,梅花分香入春酒。
平生得意钦与京,青眼高歌望君久。
淅江南下青沄沄,石门细路苍烟屯。主题分析
- 诗的开头“金去岁君远游,今年客他州。”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和空间位置,通过对比“金”和“他州”,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命运的变迁。
- “青天万古一明月,只与行人生暮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外地孤独生活的同情及对无常命运的感慨。
- “问君游何许,情多地僻兮遍处处。”显示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以及对友人所处之地环境的描绘。
- “金鞭断折骐骥死,万里长鸿思一举。”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遭遇不幸的哀悼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
- “忆初识子梁王台,清风入座无纤埃。”则描绘了与友人初次相见的美好时光及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 结尾部分,“破屋仰见星,疏衾风露清。”表现了诗人自己孤独的处境和内心的凄凉。
-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如“华岳峰尖见秋隼”,“金眸玉爪不凡材”。这些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结构严谨,层层推进,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刻画,构建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这种布局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
-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金鞭断折骐骥死”象征着某种美好事物或理想的破灭,“青天万古一明月”则象征着不变的自然规律和人生的无常。
- 情感表达
- 这首诗充满了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 诗歌中透露出的哀愁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朋友不幸遭遇的个人感受,同时也折射出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
- 文化价值
- 这首诗是研究元朝文人生活、心理和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研究。
- 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是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 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去岁君远游送仲梁出山》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也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意义的艺术品。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友情和对朋友命运的关切,还能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社会价值使其成为了文学研究和文化交流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