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霁雪,九层飞观郁峥嵘。
风烟画出新亭。
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
但浮云平野,短日芜城。
酒狂步兵。
书与剑、此飘零。
为问云间鸡犬,几度丹成。
停杯不语,竟何用、千秋身后名。
休自倚、湖海平生。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婆罗门引·兖州龙兴阁感遇》是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其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如下:
作品原文:峄山霁雪,九层飞观郁峥嵘。风烟画出新亭。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但浮云平野,短日芜城。酒狂步兵。书与剑、此飘零。为问云间鸡犬,几度丹成。停杯不语,竟何用、千秋身后名。休自倚、湖海平生。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忻县人,金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官至尚书省左司郎中,后因反对宰相贾似道而遭贬。在文学方面,他的诗作以慷慨豪迈著称,尤其擅长写怀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遗山集》四十卷,编有《中州集》十卷,还有《壬辰杂编》等。
作品鉴赏: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峄山霁雪”和“九层飞观”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词中的“风烟画出新亭”则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此外,“酒狂步兵”和“书与剑、此飘零”等意象,反映了元好问一生的漂泊与不羁。结尾的“千秋身后名”和“休自倚、湖海平生”,则流露出他对功名利禄看淡的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婆罗门引·兖州龙兴阁感遇》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感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