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望月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
常娥尽有情缘。
留着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
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
寻常月圆。
恨都向、别时偏。
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
人共月、长似今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婆罗门引·望月》是宋代著名词人曹组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月亮为主题,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曹组,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官员,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他因其才华出众而深得宋徽宗的喜爱,曾被召为睿思殿应制。
  2. 词作内容
  • 该词描绘了夜晚银河淡扫、明月当轩的景象。月光下,金波不动,桂影朦胧,佳人在何处?令人无限遐想。
  • 词人感叹在这特定的时刻与谁同赏明月,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1. 艺术特色
  • 此词采用了传统的望月主题,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表达词人的情怀。
  • 使用“银河”“秋入广寒宫”等意象,增强了词作的神秘感和浪漫色彩。
  • 结尾处用“南楼何处”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 历史背景
  • 曹组的创作时期正值北宋中后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词作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创新。
  1. 词坛地位
  • 在词坛上,曹组以其独特的才情和创作成就,成为了北宋词人中的佼佼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情感表达
  • 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词人传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曹组高超的词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文化影响
  • 该词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广泛欣赏,也对后来的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曹组的《婆罗门引·望月》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表达和高超艺术技巧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创作风格,也展示了其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词无疑是一部值得品鉴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