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关希颜之官徐州

元鼎诗仙,知音少、喜君留迹。
还有恨、故山飞去,石城琼壁。
万里征西天有意,四方问舍今何日。
便金虬、飞驭解移文,知无及。
淮海地,云雷夕。
自不负,髯如戟。
望幕中谈笑,隐然勍敌。
此老何堪丞掾事,佳时但要江山笔。
向楚王、台上酒酣时,须相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关希颜之官徐州》是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怀念。这首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历史变迁。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忻县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其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史学、文学批评等多个方面,尤以诗词成就突出。
  1. 作品原文
    元鼎诗仙,知音少、喜君留迹。还有恨、故山飞去,石城琼壁。万里征西天有意,四方问舍今何日。便金虬、飞驭解移文,知无及。淮海地,云雷夕。自不负,髯如戟。望幕中谈笑,隐然勍敌。此老何堪丞掾事,佳时但要江山笔!向楚王、台上酒酣时,须相忆。

  2. 作品鉴赏

  • 主题与情感:《满江红》作为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作品之一,通常充满了激昂慷慨的情感。在《关希颜之官徐州》中,元好问通过描绘故国之思,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不舍。同时,通过对友人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注。
  • 艺术手法:这首词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增强了词作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词中的对比手法也十分显著,如“万里征西”与“四方问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文化意义:作为元代的文学大家,元好问的词作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元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词,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元好问的《满江红·关希颜之官徐州》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词,不仅能够领略到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