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灯楼阁澹连云,转盼俄惊糁玉尘。
游伎行歌俱失意,蔬畦麦垄自知春。
良宵不肯平平过,造物应夸着着新。
独有中天端正月,一尊梅影属闲人。
元夜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元夜雪》
《上元夜雪》是清代诗人尹会一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意境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片雪江城未落镫,万家箫鼓尚喧腾”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江南古城在节日里的繁华景象。万家灯火通明,笙歌鼎沸,热闹非凡。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背后,作者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对现实的无奈。
“衙斋禁酒清如水,座客垂帘静似僧”则展现了节日中的另一种宁静。官员们饮酒清心,宾客们则在帘幕下沉思,形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香谢梅花迷槛月,寒惊诗梦沁壶冰”这两句则通过花香、月色和寒意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梅花虽美,但香气已逝,让人不禁感到惆怅;而寒冷的天气则让作者的诗梦被唤醒,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常和艰辛。
最后两句“玉楼人醉东风里,遥向乌台望未曾”更是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方。在春风中醉酒的人们,似乎都在期待着什么,而作者则独自在远处的乌台望着,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上元夜雪》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