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士叹

甑生尘,瓶乏粟,北风萧萧吹破屋。
入门两眼何悲凉,稚子低目老妻哭。
世无鲁子敬、蔡明远之真丈夫,故应饿死填沟谷。
苍天生我亦何意,盖世功名实不足。
试将短剌谒朱门,甲第纷纷厌梁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贫士叹》是金代诗人王若虚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和自身处境的无奈。下面将详细介绍《贫士叹》的内容:

  1. 创作背景:《贫士叹》的创作背景是在金朝时期。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入元自称滹南遗老。这首诗反映了王若虚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个人境遇的感叹。诗中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挫折的深刻思考。

  2. 主要内容:诗中的“甑生尘,瓶乏粟,北风萧萧吹破屋”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贫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不公。“入门两眼何悲凉,稚子低目老妻哭”进一步揭示了家庭的困境和社会的冷漠。诗中的“世无鲁子敬、蔡明远之真丈夫,故应饿死填沟谷”表达了对正直之士遭受命运打击的同情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3. 艺术特色:《贫士叹》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诗中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简练的手法,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通过对古代贫士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贫士叹》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困顿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