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在京口,山色对秋眠。
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
形骸成独往,风物共流年。
随处逃名姓,乌啼又发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推篷在京口,山色对秋眠。
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
形骸成独往,风物共流年。
随处逃名姓,乌啼又发船。
《宿京口》是金末元初诗人冉琇创作的作品,而并非明朝文学家栖蟾的代表作品之一。《宿京口》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京口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宿京口》的作者冉琇,字温季,是金末元初时期的一位诗人。在这首诗中,“推篷在京口”一句描绘了他站在京口驿楼上,望着远方山色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两句则描绘了他在夜晚看到月亮时,心中涌起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还提到了他因为阻止李璮叛变蒙古而被追杀至京口,最后悲愤自尽的故事。
《宿京口》这首诗通过对京口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艰辛的现实,以及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深思念,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