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首 其二

风雨晦时夜,鸡鸣有常声。
霜雪枯万干,松柏有常青。
内守初已定,外变终难更。
若人束世利,浮沉无定情。
俯仰效𣚃槔,低昂甚权衡。
反出木鸟下,徒为万物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言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贾至创作的一首寓言诗。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及人性的独特见解。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意解析
  • 春草与佳人:春天的草地呈现出勃勃生机,而佳人也如同这碧绿的春草一般,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无限的期待。然而佳人的等待却是无尽的,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渴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 千里心与商山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叹息着美好的时刻总是来得太晚,让人感到无奈和失望,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错过的美好机会。
  • 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表达了诗人在晴朗的天空下思念友人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
  • 秋闺夕,绮罗早知寒:描绘了秋天夜晚室内的情景,体现了寂寞和凄凉的氛围。
  • 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反映了古代妇女纺织的场景,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单调。
  •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通信的不便和信息的延迟。
  1.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寓言二首 其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春草”、“佳人”、“商山芝”等,都是具有深刻含义的象征,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强烈,引人入胜。
  • 寓意深刻: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和社会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悟。
  • 语言优美:贾至的用词考究而富有韵味,如“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既形象地描述了物品,又巧妙地传达了情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1. 历史背景
  • 唐朝时期: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贾至作为当时的重要诗人之一,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 政治背景:贾至身处唐朝的政治环境,其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个人志向。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容: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还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政治背景。
  • 艺术手法:贾至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比喻,使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加深刻。
  1. 文化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贾至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其后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审美价值: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教育意义:通过对《寓言二首 其二》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寓言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贾至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