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镜 赠铁李先生

陇西公,苦得别。
六月炉头,掉锤打铁。
养浑家、都要清闲,独自受炙熁。
火烧疮,汗滴血。
万苦千辛,何时是彻。
马风风、诱引回头,向道门中休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 赠铁李先生》是一首由元代诗人马钰所作的诗作。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作者简介:马钰,字玄阳,号紫阳真人,是元代著名的道教全真派高道之一,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其深厚的道教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 时代背景: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社会动荡,文化多元交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民众的生活状态。
  1. 文学特点
  • 诗歌形式: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而又充满深意,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 语言风格:马钰作为一位高道,其诗词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既表达了对生活的体悟,又透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仙风道骨之气。
  1. 主题思想
  • 道家哲学:诗中充满了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观念,通过描绘打铁匠的生活艰辛,隐喻了修道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种种磨砺。
  • 生活态度:通过对苦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
  1. 艺术成就
  • 形象生动:诗中的打铁场景生动形象,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画面跃然纸上。
  • 情感表达: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
  1. 历史影响
  • 文化价值:《清心镜·赠铁李先生》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
  • 后世影响:此诗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后人传诵并不断引用。

《清心镜 赠铁李先生》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歌,同时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