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镜 赠寂然子

修行人,听子细。
斋食不可,美之又美。
更何须、异馔多般,但一味而已。
恬淡中,常遂意。
万神调畅、姹婴欢喜。
得自然、结就金丹,占蓬瀛仙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赠寂然子》是一首表达禅宗风格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的马钰,其深厚的修行造诣与独到的生活哲学,使得他在当时的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2. 诗歌主旨:诗中主要表达了修行者应追求内心的恬淡与纯粹而非外在的复杂和纷扰。强调了简单斋食的重要性,提倡一种简朴而不失自然的生活状态。
  3. 生活哲思:诗通过“修行人,听子细”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修行人需要细心体悟生活的真谛,不应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接下来的内容进一步阐释了这种生活态度,指出修行者应当追求的是内在的平和与满足,而非外在物质的丰富。
  4. 精神寄托:通过“万神调畅、姹婴欢喜”这样的词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欲的精神境界,认为只有达到这种高度,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5.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马钰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斋食的美好与世间美食的多样性进行对比,凸显出修行者应该坚守的那份纯净和简约。
  6. 文化价值:《清心镜·赠寂然子》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传播,它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对于当代人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清心镜·赠寂然子》不仅是一首反映禅宗思想的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探索和实践指导。它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通过简单的生活实践来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