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首 其二

客从岳顶来,贻我松粉黄。
为言服之久,身轻欲飞翔。
我尝淡无味,我嗅寂无香。
还君三太息,世好方膏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古十首 其二》是周砥所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节选:翠管鸣春晖,瑶筝弄秋月。孤鸾忽惊飞,哀吟中夜发。郑卫久足贵,正始谁复陈。若无琴与瑟,宁知古风淳。
  2. 诗歌注释:这首诗的注释表明,诗人通过使用“翠管”和“瑶筝”来描绘音乐之美,同时以“孤鸾”和“哀吟”表现夜晚的情感氛围。而“郑卫”指代了当时的华丽音乐,“正始”则是指古代的音乐风格,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纯朴音乐的怀念和向往。
  3. 诗歌赏析:《拟古十首 其二》在艺术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将音乐比作春天的翠绿和秋天的明月,以及通过孤鸾的形象来传达夜晚的孤独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深沉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即过于追求华丽的音乐而忽略了传统音乐的纯粹和质朴。
  4. 创作背景:周砥作为元朝时期的文人,其生活背景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元朝时期虽然文化繁荣,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颓废和审美偏向的趋势。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推崇。
  5. 艺术特色:《拟古十首 其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语言运用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现代的华丽和古代的质朴进行了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既展现了音乐的美,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拟古十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一次对古代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现代文化的批判性思考。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