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桧印章

梁折山摧入小成,日华留得寸晖明。
不盈一握空虫篆,未丧斯文粗姓名。
草木西周朝有暮,图书东观死犹生。
二千年后司封纽,未信栽时出此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手植桧印章》是金代诗人麻九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一棵手植桧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联“梁折山摧入小成,日华留得寸晖明”,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桧树在风雨摧残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即使山崩梁断,仍有微光闪烁,象征着生命不屈的精神。颔联“不盈一握空虫篆,未丧斯文粗姓名”,进一步强调了桧树虽小但坚韧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其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重要角色,尽管历经沧桑,仍保留着文化的烙印。颈联“草木西周朝有暮,图书东观死犹生”,通过将自然元素和历史典故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文化传承感,使得诗歌不仅局限于自然描写,更富含哲理性思考。

《手植桧印章》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诗中不仅描绘了桧树的形态特征,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桧树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这种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深层次连接的探索,使得该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义。

《手植桧印章》不仅展示了麻九畴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金代诗歌的特色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对于喜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值得深入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