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裕之

向来三度见君诗,常望西山有所思。
谁料并州天绝处,相逢梁苑雪消时。
贤人乐古声犹在,聱叟文高世岂知。
只恐神嵩不留客,秦川如画渭如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裕之》是元代诗人杨弘道的作品。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 作者:杨弘道,字叔能,号素庵,元代淄川人。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这首诗通过对田紫芝的怀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下是对诗中重要句子的解析:

  1. 田紫芝的怀念:“尝读田紫芝丽华行,惜哉紫芝今不存。”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田紫芝的怀念之情,他虽然曾经阅读过田紫芝的诗歌和文章,但遗憾的是田紫芝已经不在了。
  2. 对朋友的赞赏:“日者见君诗与文,知君在嵩少,神马已向西北奔。”这句表达了诗人看到田紫芝的诗歌和文章后,对其才华的认可和赞赏。同时,“神马已向西北奔”也暗示了田紫芝可能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其他地方发展。
  3. 对现实的态度:“国家三年设科应故事,君亦未能免俗,东入京西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尽管国家有三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但田紫芝仍然无法逃避世俗的压力,只能东入京西门。
  4. 对友人的期望:“未省田紫芝,何以称臞元。乃知紫芝文词固丰艳,至于题品人物犹作泾水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田紫芝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其丰盈华丽的文风,同时也期望他能更深入地探讨人物性格和品质。
  5.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入城市井喧,出城草木蕃。”这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时的所见所闻,城市的喧嚣与郊外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6. 对友情的珍视:“嗟我废学胸次愈迫隘,但觉扰扰俗物遮眼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放弃学习感到遗憾的心情,同时感叹世俗的纷扰使他的视野变得狭窄。
  7. 对人生的感慨:“天下本多事,君子宜慎言。”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指出世间本就充满了各种事情,而君子应当谨慎发言。

这首诗不仅是对田紫芝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元末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解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对于友情、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视和执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