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道中

晓逐三军发,清寒苦不禁。
征骖过野店,寒犬出疏林。
宿火留行客,霜枝滑冻禽。
据鞍觅闲句,愁些不成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通许道中》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秉文(1159—1232)字华父,号闲闲,金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卓越,尤其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诗歌风格豪迈激昂,语言简练明快,深受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
  1. 诗歌原文
    晓逐三军发,清寒苦不禁。征骖过野店,寒犬出疏林。宿火留行客,霜枝滑冻禽。据鞍觅闲句,愁些不成吟。

  2.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晓逐三军发”描述了清晨时分,随着军队的行列开始行进的情景。这里的“晓”字传达了时间的特点,即黎明时分;而“三军发”则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场面,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
  • “清寒苦不禁”则表达了诗人在行军途中所感受到的寒冷与艰苦。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天气的严酷,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艰辛的深刻理解。
  • “征骖过野店”进一步描绘了行军中的一幕:马匹经过一家简陋的旅店。这里的“征骖”指的是战马,而“野店”则表明了这是在野外临时搭建的住宿之地。
  • “寒犬出疏林”通过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寒风中的狗儿从稀疏的树林中走出,这种景象既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也衬托出了环境的荒凉。
  • 最后的两句“宿火留行客,霜枝滑冻禽”,则是诗人在夜晚宿营时的情景描写。这里的“宿火”意味着营地中的篝火为旅人们提供了温暖,而“霜枝滑冻禽”则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以及野生动物在低温下的状态。
  • “据鞍觅闲句,愁些不成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之情。尽管他试图捕捉灵感,创作出优美的诗句,但最终因愁绪难以平复而未能成吟。这反映了诗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和情感挣扎。

通过对《通许道中》这首诗歌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金代诗人赵秉文的文学造诣及其在艺术创作上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赵秉文的诗歌技巧,还传达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