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济倅刘公伤秋

川流为潴钜野阔,水色天容两开豁。
山随水远势奔骛,骏马西来衔辔脱。
山前云木散不收,坐看木末来归舟。
秋容澄明纳万象,画本寂默横双眸。
谪仙曾来钓烟碛,想见夕阳寒影只。
骑鲸去作汗漫游,只有荒台压澄碧。
台边昨夜西风来,倦游羁宦心悠哉。
岂无琼艘百柂载春色,是中可以忘形骸。
官居得秋况不恶,高吟何遽悲摇落。
君不见中郎诗翰忆湖山,秋色正满连云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济倅刘公伤秋》是宋代诗人李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

从文学角度看,《和济倅刘公伤秋》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鲜明特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川流为潴”、”水色天容两开豁”等描绘自然景观的词句,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表述,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让读者能够在视觉上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也在心灵深处引发共鸣。

从历史背景看,宋代是一个诗歌极为繁盛的时代,众多诗人的作品至今仍被传颂。李彭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作同样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通过对《和济倅刘公伤秋》的解读可以看出,李彭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在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从文化意义来看,《和济倅刘公伤秋》作为宋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它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情操的传统美德,也展示了他们面对时代变迁时所持有的忧国忧民之心。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不忘社会责任与担当。

《和济倅刘公伤秋》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是研究宋代文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习和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更能从中吸取智慧,启发思考,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