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无复黄金带,空馀白雪须。
满城惊再至,一马与同癯。
意广轻馀子,时难老腐儒。
故园犹可灌,终不叹穷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秀山的景色与售屋的情境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不仅是方回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方回(1227年—1307年),字万里,号虚谷,宋元之际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自幼丧父,跟随叔父学习。宋理宗景定三年中进士,初依附贾似道,后因贾似道败亡而上书奏疏,批评朝政。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后,严州(今浙江建德)被攻陷,方回被迫投降,不久复归故土,晚年纵情于诗歌创作。

  2. 诗词原文

  • 秀山山下榻,欹枕肯重来。
  • 醉任门无掩,贫如盗窃贼。
  • 窗户终夜听,老树几年培。
  • 归途残书少,舟轻亦快哉。
  1. 诗词赏析:《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通过秀山的描绘和对售屋场景的回忆,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描写,又有对于个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通过对秀山美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同时,通过回顾售屋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艺术手法上,此诗采用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

  2. 创作背景:方回在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中进士,曾一度依附贾似道,但后来因其直言进谏而得罪,被贾似道所排斥。宋亡后,方回隐居不仕,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其中《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作为方回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深入理解宋代诗词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持自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