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乱斯人致,艰危我辈当。
浑沦俄破碎,桀黠尽飞扬。
吐舌何能已,扪心肯自量。
忍穷非左计,天象看弧狼。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离乱斯人致,艰危我辈当。

浑沦俄破碎,桀黠尽飞扬。

吐舌何能已,扪心肯自量。

忍穷非左计,天象看弧狼。

译文注释: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写于大中五年(851)春,当时作者正在成都任左拾遗、检校水部员外郎等职,而此诗则是其晚年流寓蜀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离乱斯人致:在乱世之中,人们被迫离去。

艰危我辈当:面对艰难危险,我们应当挺身而出。

浑沦俄破碎:混乱的局面突然崩溃。

桀黠尽飞扬:那些狡猾的人全部暴露无遗。

吐舌何能已,扪心肯自量:我们怎能停止抱怨,不去衡量自己是否应该这样做呢?

忍穷非左计,天象看弧狼:忍受贫困并不是正确的决策,看看天象就知道会有灾难降临。

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晚年在成都所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写于大中五年(851年),当时作者正在成都任左拾遗、检校水部员外郎等职,而此诗则是其晚年流寓蜀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的开头两句“离乱斯人致,艰危我辈当”直接点题,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接下来的两句“浑沦俄破碎,桀黠尽飞扬”则描绘了社会的混乱局面,那些狡猾之徒纷纷暴露,而正直之士却备受打压。这两句充满了愤慨之情,展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第三句“吐舌何能已,扪心肯自量”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之情。他们无法停止抱怨,也无法去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这种无奈和困惑让读者感到心痛。

最后两句“忍穷非左计,天象看弧狼”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他们忍受贫困并不认为这是明智之举,因为天象显示必有灾祸降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