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不解遍深宫,黯黯春愁伫立中。
岁给买花藏笥箧,夕香拜月散帘栊。
镂金巧胜匀如剪,绉縠中单薄似空。
一曲紫箫吹彻后,蔷薇几度老春风。
四时宫词
介绍
《四时宫词》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字天锡,别号直斋,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祖籍云代。萨都剌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即考中进士,并在翰林院任职。他一生仕途起伏,曾因弹劾权贵而被贬至镇江任录事,后迁至闽海廉访司知事。萨都剌的作品风格豪放而不失清丽,被后人誉为“淮阴出师”,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相关推荐
【注释】 1. 阳和:春天的暖阳。 2. 黯黯(ǎn):阴暗的样子。 3. 岁给:每年应得的俸禄。 4. 买花:购买花枝。 5. 藏笥箧(sìqiè):藏在箱子里。 6. 夕香:傍晚时分的香气。 7. 镂金巧胜(lòu jīn qiǎo shèng):用金银制作的精巧首饰。 8. 绉縠(zhé hú):皱纹,此处形容衣料皱褶。 9. 紫箫(zǐ xiāo):乐器名。 10. 蔷薇:即玫瑰
【注释】: 披香:指宫女。宫词:宫廷中男女之间情爱之词。 别殿:宫殿中有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多设在皇宫之外。承恩:得到皇帝宠爱。似:好像。觉:感觉。稀:少。风花:指风中的花。影摇:指花朵随风摇曳。阴欲转:天色将暗。欲:将要。转:转动。露蝉:即露蝉儿,天将破晓时分的蝉鸣声。暑犹微:天气还凉爽,蝉鸣的声音还没有消失。肉痕:指手指上掐出的红印。丹砂:一种矿物颜料。血:红色。手迹:指女子的手印。新裁
四时宫词 七夕闲登乞巧楼,属车隐隐认宸游。 几行宫树女墙月,一阕庭花御苑秋。 戏展花笺图蛱蝶,强拈彩线候牵牛。 辘轳声断屏山冷,一夜寒蛩替说愁。 注释: 四时宫词 —— 即《四时宫词》。四时的景色。 七夕闲登乞巧楼——七夕节的时候(农历七月初七)登楼观景。乞巧楼:旧时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属车隐隐认宸游——属(zhǔ)车隐隐:指皇帝的车驾。隐隐:模糊不清的样子。宸游:帝王的游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诗题“四时宫词”表明这是一组描写宫廷中四季景象的诗歌。下面逐句解释: - 手撚梅花暗断魂:这句话的意思是手捏着梅花,内心感到极度的悲痛和失落。这里的“梅花”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或纯洁的事物,而“暗断魂”则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 十年柘馆未承恩: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宫中已经度过了十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和恩惠。这里的“柘馆”可能指的是宫中的一个机构或者职位
【注释】 御沟:皇宫里的护城河。涨暖绿潺潺:河水因春天而上涨,水面波光粼粼,泛着绿色。 风细时闻响佩环:风吹过的时候,听到佩饰相碰的声音,仿佛是宫女的佩环在响。 梦回绣枕听黄鸟:梦中回到床上去,听着黄莺啼叫的声音。 落尽海棠天不管:海棠花凋零完了,春神也不管了,任其飘零落地。 修眉惭恨锁春山:因为自己不能像花儿一样盛开,感到羞愧,好像有什么东西锁住了自己的眉心,使眉头深锁。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日长缝就缕金衣:“日长”指的是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缝就缕金衣”意味着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女子穿着用线缝制的金色外衣。这里的“缕金衣”可能是指衣服上绣有金色图案或装饰,象征着富贵和尊贵。 2. 高柳风轻拂翠眉:“高柳”指的是高大而挺拔的柳树。“风轻拂翠眉”形容微风轻拂过女子的眉毛,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 宫沟水浅不通潮,凉露瑶街湿翠翘。 天晚不闻青玉佩,月明偷弄紫云箫。 正宫夜半羊车过,别院秋深鹤驾遥。 却把闲情望牛女,银河乌鹊早成桥。 注释: 1. 宫沟水浅不通潮:宫中的沟渠因为水位较低而无法形成潮汐。 2. 凉露瑶街湿翠翘:清凉的露水落在瑶池边的街道上,使得街道上的翠绿色的翘角变得潮湿。 3. 天晚不闻青玉佩:晚上天空昏暗,听不到清脆的玉佩声。 4
诗句:绣阁春深自卷衣,侵阶芳草闭宫扉。 1. 诗意解读:此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宫中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诗中“绣阁”和“昭阳殿”是宫廷的象征,而“东风”“花落”则是自然界的元素。这些元素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2. 翻译:在春风中,花儿轻轻飘落,落在了宫殿的台阶上。那些原本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只能随风飘散。 3. 关键词注释
四时宫词 万户帘栊下水晶,沈沈宫阁夜无声。 惟怜一片长门月,照见啼妆几处明。 这首诗出自元代诗人萨都剌之手,其内容主要描绘了皇宫内寂静的夜晚与一位因失宠而哀伤的皇后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示了宫廷中深藏的秘密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万户帘栊下水晶,沈沈宫阁夜无声。”描述了宫殿内的宁静场景。这里的“万户”指的是高悬在宫门上的珠帘,每扇珠帘如同一个独立的世界
萨都剌的《四时宫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更替中宫廷的生活,展现了古代宫廷中的日常生活与情感。 金屋夜深,萤流鸳瓦,月如霜。在这首诗中,萨都剌以夜晚的金碧辉煌宫室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荧流”“鸳瓦”形象地描绘出宫廷建筑的精致和华丽,而“月如霜”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一种冷清、孤寂的美。这不仅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寂寞,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阶前玉树无情思,早送西风入洞房
诗句输出:午夜香销斗帐寒,雪花光满玉楼端。 译文:深夜的香气逐渐散去,斗帐也变得寒冷,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注释:斗帐,一种古代宫廷中用以保暖的卧具,通常由细密的丝线制成,可以有效地隔离外界气温。 赏析:此诗描绘了深夜时分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语言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首句“午夜香销斗帐寒”直接点明了时间,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雪花光满玉楼端”将自然景观与宫廷建筑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