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帘栊下水晶,沈沈宫阁夜无声。
惟怜一片长门月,照见啼妆几处明。

四时宫词

万户帘栊下水晶,沈沈宫阁夜无声。

惟怜一片长门月,照见啼妆几处明。

这首诗出自元代诗人萨都剌之手,其内容主要描绘了皇宫内寂静的夜晚与一位因失宠而哀伤的皇后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示了宫廷中深藏的秘密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万户帘栊下水晶,沈沈宫阁夜无声。”描述了宫殿内的宁静场景。这里的“万户”指的是高悬在宫门上的珠帘,每扇珠帘如同一个独立的世界;“水晶”则象征着清冷和纯净。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皇宫的雄伟壮丽,也反映了宫中生活的幽静。“沈沈宫阁夜无声”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寂静,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气氛。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为后文的情感发展做了铺垫。

“惟怜一片长门月,照见啼妆几处明。”则是对特定人物——长门皇后的深切同情和理解。“长门”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因受冷落而被迁至长门宫居住。诗中提及的长门月,既是自然景象,也是象征性的存在。它代表了皇后孤独、被遗忘的情感状态。“啼妆”则是一种妆容,常常与泪水联系在一起,这里暗指皇后因思念皇帝而落泪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加深了读者对皇后心境的理解,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中的意象选择极具象征意义。例如,“万户帘栊下水晶”中的“水晶”既代表了物质的美,也隐喻了皇后的高洁品格。同时,“长门月”和“啼妆”等词汇的选择,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皇宫夜景的描述,更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同情。

《四时宫词》通过对皇宫夜景的细致描绘和对特定历史人物的深情叙述,成功地展现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宫廷生活的一种艺术再现,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能从中学到如何在作品中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