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春山宜散策,藤梢石角路低回。
云为苍狗随风去,水作青龙绕涧来。
短屐有时成独往,幽花无数为谁开。
老翁烧竹烹新茗,不饮何烦荐酒杯。
山中访唐隐居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访唐隐居三首》是元代诗人吴景奎的作品,其内容涉及自然景色的描绘及对隐士生活的喜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吴景奎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受到后世的推崇。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壮志,也有细腻婉转的情感表达。
诗歌原文:
雨后春山宜散策,藤梢石角路低回。
云为苍狗随风去,水作青龙绕涧来。
短屐有时成独往,幽花无数为谁开。
老翁烧竹烹新茗,不饮何烦荐酒杯。诗意解析:
- 第一首:描述雨后天晴的春山景色,藤萝缠绕、石缝间蜿蜒,道路随着地形高低起伏。云被风吹得如同苍狗般无拘无束地飘荡,而清冽的水仿佛青龙在山涧盘旋。诗人穿着短屐独自漫步,周围盛开的花朵似乎也在为他开放。老翁则在烧竹烹茶,不饮酒便无需推荐美酒助兴。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隐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 第二首:诗人以“我爱春山多胜事,与君竟日不能”开头,表达了对春天山水之美的深深喜爱。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山景的描写,展现了隐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隐逸生活的满足。
-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中的“藤梢石角”、“云为苍狗”、“青龙绕涧”等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山的风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 语言优美:吴景奎的语言简洁明了,却不失韵味,能够精准地捕捉并传达景物的内在美。
- 情感深沉:通过对春天山景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借隐逸生活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元代文化较为开放,文人墨客的创作活动较为活跃,这可能也是吴景奎创作此类作品的社会背景之一。
《山中访唐隐居三首》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吴景奎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