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催晓妆,把酒向高堂。
但愿梅花月,年年映寿觞。
绿窗诗十八首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绿窗诗十八首其三”的作者是元代诗人孙蕙兰,这是她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简介:孙蕙兰,元代诗人。她生活在那个时代,创作了大量诗歌。虽然关于她的生平和详细作品资料较少,但可以推测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
原文及翻译:灯前催晓妆,把酒向高堂。但愿梅花月,年年映寿觞。
- “灯前催晓妆”,描述了一种在灯光下匆忙化妆的场景。
- “把酒向高堂”,描绘了宴饮时举杯向高处敬酒的情景。
- “但愿梅花月”,表达了对于明亮、美好事物的渴望。
- “年年映寿觞”,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能长久地为人们带来幸福与长寿。
词句注释:诗句中的“梅”通常象征着坚强和纯洁;而“月”则常用来象征清辉和美好。
白话译文:“灯前”指室内明亮的环境;“催晓妆”意味着为了迎接清晨的到来而急忙化妆。“把酒”即举杯,“向高堂”是向高处的尊长敬酒。“但愿”是一种愿望表达,“梅花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年年映寿觞”意味着这种美好的景象能够每年都出现,为人们增添福气。
创作背景:《绿窗诗十八首》是孙蕙兰创作的一组诗作,每一首诗都以“绿窗”开头,共十八首。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其中《绿窗诗十八首 其三》可能是其中的一首,表现了诗人对光明和美丽时刻的珍视。
名家点评:元代文学研究专家对孙蕙兰的诗歌进行了点评。他们称赞了她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并认为她的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轶事典故:孙蕙兰的生平不详,但根据现存的资料可知,她是元代的一位女诗人。尽管关于她的详细生平记录不多,但她的诗作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作品赏析:通过对《绿窗诗十八首其三》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女性诗人的艺术魅力和她们的生活状态。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柔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绿窗诗十八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扇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到元代社会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女性的才情与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