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扫归来走钿车,二年寒食住京华。
自怜惯识金莲烛,奉使虚随八月槎。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感事》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写清明时节,诗人触景生情,怀念先人,感慨时光流逝,并由此想到自己的处境及人生无常。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祖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提到了“入安南以官事未了”,这一句表明了他在安南处理公务,尚未能够抽身回到故乡或处理与家庭有关的事情。然而,当他看到清明节的景象时,心中不禁涌起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春天的柳絮飘飞、绿草如茵、百花绽放,这些景象都显得格外美丽,但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哀愁和落寞。他想起了自己的祖先,那些已经离世的人,他们曾经陪伴着自己成长,给予自己关怀和照顾。然而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自己却仍然要继续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两句,诗人将这种情感进一步升华。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儿子,以及那些同僚们。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们的付出往往被忽视和误解,甚至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使诗人深感痛心,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决心。
这首诗虽然篇幅较短,但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表达了他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