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扶桑铜柱标,芙蓉帐暖度春宵。
清明寒食谁家哭,折戟沈沙铁未销。
陈孚的《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和时代印记的诗歌。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 诗句解读:
- “回首扶桑铜柱标”:这句描述诗人回想起古代在南海(今越南一带)立下的铜柱作为标识的历史场景。
- “芙蓉帐暖度春宵”:这里用“芙蓉帐暖”形容温暖的床铺,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某种美好时光的回忆或留恋。
- “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节与寒食节相连,是纪念先人的日子,这句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
- “折戟沈沙铁未销”:使用“折戟沉沙”这个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 译文分析:
-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 “回头扶桑铜柱标,芙蓉帐暖度春宵”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美好回忆与留恋。
- “清明寒食谁家哭,折戟沈沙铁未销”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与悲哀。
- 赏析:
- 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还深刻反映了个人对于国家大事和家族命运的责任感和无奈。
- 通过对“折戟沈沙铁未销”等意象的使用,诗人展现了其悲壮的情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忧虑。
陈孚的《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不仅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交织的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