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迢递古交州,物换星移几度秋。
微雨微风寒食节,夷歌铜鼓不胜愁。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以及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把握诗人的感情。然后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抓住意象,理解其含义。同时要结合注释和题干中的提示来理解。最后再结合诗歌的主题、思想主旨来分析。

(1)

“关山迢递古交州”,首句写安南地远难通。“关山迢递”是说从家乡到安南路途遥远;“古交州”,是泛指安南一带,因为这里离中原很远。

“物换星移几度秋”,第二句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秋天。

“微雨微风寒食节,夷歌铜鼓不胜愁”,第三句写清明时节寒气袭人,加上淅淅沥沥的细雨,使人更加感到凄凉。第四句写少数民族的乐器铜鼓声震天响,却无法消除他们的忧愁。

(2)

译文:

遥远的边疆,我来到安南因公务尚未完成,因此不写诗。今天清明,触景生情而写了这些诗句,并把它集为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可见寒食节之凄冷。

赏析:

这首诗以“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开头,说明自己身在异域,公务在身,所以没有创作。

“关山迢递古交州”,首句写安南地远难通。“关山迢递”是说从家乡到安南路途遥远;“古交州”,是泛指安南一带,因为这里离中原很远,所以用“迢递”来形容。“物换星移几度秋”,第二句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秋天。“物换星移几度秋”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时间的飞逝,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对于岁月的感慨之情。“微雨微风寒食节”,“微雨微风寒食节”三句写清明节时寒食节的天气状况,“微雨微风寒食节”描绘出了一幅清冷的画面,而“夷歌铜鼓不胜愁”一句则写出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作者在安南做官时。安南,即越南,是当时中国版图上最大的地方之一。由于政治原因,唐王朝与越南的关系十分复杂,两国之间的关系时而和平稳定,时而战乱不已。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安南做官期间写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