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黄晶荧,菰蒲映原隰。
乱鸿忽何来,影坠西风急。
嘹唳三数行,欲起又飞立。
水寒夜无人,离离爪痕湿。
译文:
十里黄沙,如玉的沙丘在夕阳下闪烁,菰蒲在原隰上随风摇曳。鸿雁突然飞来,其影子坠落在西风中迅速移动。雁群鸣叫声嘹唳三声,欲振翅高飞却因受阻而停立。水寒夜深无人,雁鸟离群后的爪印湿漉漉地散落在地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平沙落雁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平沙落雁的自然景观,以及它们在夜晚栖息时留下的痕迹。首句以“十里黄晶荧”开头,描绘出一片金黄色的沙丘在夕阳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感觉。接着,诗人用“菰蒲映原隰”来形容菰蒲在水中的生长情况,菰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其根部肥大而长,叶浮水面呈扇形,是古代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物。原隰指的是低洼的湿地,这里指菰蒲生长的地方。整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沙丘和水中的菰蒲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三句“乱鸿忽何来,影坠西风急”,则描绘了一只乱飞的大雁突然出现在视野中的情景。乱飞的大雁意味着迁徙途中的雁群受到了阻碍或惊吓,导致它们的飞行路线出现了混乱。这里的“影坠西风急”形象地表达了大雁受到阻碍时的困境,仿佛被风吹得无处可逃。
接下来两句“嘹唳三数行,欲起又飞立”,则是对大雁鸣叫声音的描写。嘹唳三声,形容大雁发出的声音响亮而清晰。然而,尽管大雁想要振翅高飞,但由于前方的障碍物无法突破,它们只能无奈地停下,再次站立起来。这两句诗通过对大雁鸣叫和飞翔动作的刻画,传达出它们遭遇困难时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最后一联“水寒夜无人,离离爪痕湿”则揭示了大雁在夜间栖息的场景。水寒冷清,夜晚没有人烟,只有大雁们孤独地栖息在这片寂静的水域中。而它们的爪痕已经湿漉漉地散落在地上,说明它们在夜间也未能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地。这最后一句既展现了大雁们在夜晚的艰辛生活,也暗示了大自然的残酷与无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伤的气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大雁在自然界中的不易生存状态。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描写手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