嶪嶪乎,黄鹤之楼兮,突起乎,天之东南。
吾不知其几百尺兮,踞石磴而仰望,眩金碧之耽耽。
手扪星汉如可近,但见天飙吹发寒鬖鬖。
瞿唐三峡之波涛,汹涌訇击而下兮,雷声怒撼于江潭。
忽绕城以北汇,净若万顷之清蓝。
楚山数点鸾腾蛟跃兮,碧影倒浸乎烟岚。
残霞似落未落兮,蒲猎猎以风偃,柳袅袅以露含。
武昌亭台一千万,瓦光参差浮楩楠。
下视十二之衢兮,炫服士女东西行者,藐蠕蠕之吴蚕。
黄鹤之仙人,霓冠青瑶簪。
御绛旌于列缺倒景兮,偶见我以大笑,欲驻我之征骖。
攀东溟之博罗曜,折西极之优钵昙。
饮我以蒲萄鸭头之绿兮,侑以洞庭之苍柑。
洞庭帝子鼓轩辕之瑟兮,舞干戚而撞宫函。
白也挟赤鲸以旁睨,崔颢怩缩而不敢以谈。
浩浩乎万丈之气兮,长虹横空夭矫而方酣。
诗句赏析
《黄鹤楼歌》
诗歌原文
嶪嶪乎,黄鹤之楼兮,突起乎,天之东南。
吾不知其几百尺兮,踞石磴而仰望,眩金碧之耽耽。
手扪星汉如可近,但见天飙吹发寒鬖鬖。
瞿唐三峡之波涛,汹涌訇击而下兮,雷声怒撼于江潭。
忽绕城以北汇,净若万顷之清蓝。
楚山数点鸾腾蛟跃兮,碧影倒浸乎烟岚。
残霞似落未落兮,蒲猎猎以风偃,柳袅袅以露含。
武昌亭台一千万,瓦光参差浮楩楠。
下视十二之衢兮,炫服士女东西行者,藐蠕蠕之吴蚕。
注释解释
- 嶪嶪:形容建筑高耸入云。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古建筑,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
- 几百尺:形容楼宇极高。
- 踞石磴:指站在石阶上俯瞰。
- 眩金碧之耽耽:形容色彩斑斓、璀璨夺目。
- 星汉:银河。
- 天飙:指天空中的疾风。
- 瞿唐:长江上游的一条著名河流。
- 清蓝:清澈的蓝色,形容水面平静。
- 湘山:即湖南的群山。
- 武昌亭台:指武昌的亭台楼阁。
- 炫服士女:指穿戴华贵服饰的人们。
- 吴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蚕神。
翻译
- 嶪嶪乎:巍峨壮观的建筑。
- 黄鹤之楼兮:指黄鹤楼。
- 突兀而起:像山峰一样从天边崛起。
- 伫立石磴:形容站立在石阶上远眺。
- 眼花缭乱:形容景色色彩繁多且艳丽。
- 手扪星汉:用手触摸繁星般闪烁的银河。
- 雷声怒撼:雷声巨大,震撼着整个江面。
- 瞿唐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两个峡谷。
- 烟岚倒映:云雾缭绕,山峦倒映在江面上的景象。
- 夕阳余晖:日落时余晖映照的景象。
- 蒲猎猎:微风吹拂,蒲草摇曳的声音。
- 杨柳垂丝:杨柳轻轻摆动,仿佛在风中舞蹈。
- 武昌亭台:武昌地区的楼台建筑。
- 炫服士女:身着华丽服饰的人们。
- 吴蚕:传说中生活在吴地的蚕神。
赏析
《黄鹤楼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黄鹤楼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将视觉和听觉的美妙融合,营造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中不仅描述了黄鹤楼的高耸与宏伟,还通过丰富的色彩描写,展现了楼阁周围环境的多彩魅力。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使整首诗更加意境深远。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黄鹤楼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的一种颂扬。它反映了古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审美能力,以及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