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邈以远,禹汤亦悠悠。
周辙一东狩,王纲遂漂流。
春秋更五霸,日日寻戈矛。
陵夷逮七国,斯民益无聊。
战血满沟堑,杀星入云霄。
商君佐嬴秦,变法开田畴。
积强至六世,虎视吞诸侯。
宰割天下地,郡县罗九州。
焚香任法律,儒士咸虔刘。
汉皇起丰沛,三尺诛民雠。
开基四百年,烈烈壮鸿猷。
惜哉英明主,不学遗远谋。
一时侩狗徒,赞业非伊周。
遂使皇王政,废堕不复修。
此机一以失,馀恨空千秋。
感兴七首
介绍
感兴七首是魏晋时期曹植所作的一组抒情诗。这组诗作于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
在《古诗源》中,这组诗被收录为“杂言”体,共有七首。这些诗都是五言四句,每篇的第一句和第三句押韵,第二句不押韵。全诗的用韵非常统一,都押“下平六麻”韵。
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这组诗被评价为:“观其体势,故虽区以分类,各系篇翰,犹条风之经玄风,乱丝之成绳也。” 这说明这组诗虽然有各自的主题,但都是以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为主,因此可以归为一类。
相关推荐
【注释】 1. 感兴:即“感兴诗”,是汉乐府民歌体裁。 2. 唐虞邈以远,禹汤亦悠悠:唐尧和虞舜的时代遥远了,夏朝的君主禹和商朝的君主汤也过去了很长时间。 3. 周辙一东狩,王纲遂漂流:周代的道路只向东走一次,但周王室的统治已经飘荡不定。 4. 春秋更五霸,日日寻戈矛:春秋时期经历了五个霸主,每天都寻找战争的工具。 5. 陵夷逮七国,斯民益无聊:随着战乱的加剧,到了战国时期,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
【注释】《感兴七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七首诗,每首都写一个历史典故。 青山:指青翠的山峦。或可移:表示青山可以移动。 白石:白色的石头。《易经·系辞下》:“黄者,金之色;白者,石之色也。”转:转变。 苦心:形容心怀忧虑痛苦的心情。九死:形容处境极为危险,几乎要死亡。不愿返:表示不愿意回来。 首阳:古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饿仁贤:表示饿死了仁义贤才。至今:表示到现在。激贪懦
诗句释义与赏析 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 - 豪家: 指富贵人家。 - 列华第: 建华丽的宅邸。 - 被金饭珠玉: 用珍贵的材料装饰房屋。 茅屋耕田夫,衣食常不足。 - 茅屋: 简陋的住所。 - 耕田夫: 从事农耕的普通百姓。 - 衣食常不足: 生活非常贫困,常常食物不足。 均为羲皇民,胡焉异荣辱。 - 羲皇: 古时对神农、伏羲等帝王的尊称,此处可能指古代贤明之君。 - 为民:
【注释】 缥缈:形容高远。宫,指宫殿。列徒二三千,僮仆数百馀:指官署中有众多官吏。饱食被纨素,安坐谈空虚:指官吏们吃得饱饱的,穿着华美的衣裳,坐着谈论国家政事。秋来入租税,鞭朴耕田夫:指秋天到来时,农民要交纳赋税,而那些不劳而获的官吏却乘机对农民敲诈勒索。征:征收。徵:征收。终岁苦,徵求尽锱铢:一年到头辛苦劳作,而官吏们的剥削却像用秤称量极微的黄金一样,丝毫不少。锱铢:比喻极少的少量。野人
【注释】: 1. 感兴七首:即《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客从北方来:客人是从北方来的。 3. 少年美容颜:年轻的容颜十分美丽。 4. 绣衣白玉带,骏马黄金鞍:华丽的衣服和洁白如玉的腰带、骏马配以黄金做的马鞍。 5. 捧鞭揖豪右:拿着鞭子,向权贵们施礼。 6. 意气轻丘山:气概可以藐视泰山。 7. 自云金张冑:自称是汉朝著名的金家和张家的后代。 8. 祖父皆朱幡:他的祖父都是高官显爵。 9.
【注释】 感兴:即《古乐府》中的《感士行》、《君子行》、《君子有所思》。感,感叹。 步出城门道,忽见群车驰。 出门,走出城门。 路道,道路。 忽见,忽然看见。 车中何所有?文贝光陆离。 车里装的是什么?是各种珍珠和宝石。 陆离,形容光彩闪烁。 美娃载后乘,销金灿裳衣。 美丽的女子坐在车上。 灿,灿烂。 裳衣,指衣服,这里指妇女的衣服。 销金,用金属线织成的丝织物。 问之何如人?云是官满归。
【注释】 悲风西北来(悲风:秋风,指时序之变迁。西北:泛指北方) 树木声萧萧(树木的声音):草木凋零的声音。 蟋蟀鸣四壁(蟋蟀:昆虫名,相传能知时节,因而得名。鸣:叫。四壁:四面的墙壁。) 鸿雁飞层霄(鸿雁:鸟名,传说中有乘云而飞者。层霄:层层云霄。) 时光忽已异(时光:时间;异:变化。) 四序如更徭(四序:四季。更徭:轮换,这里指岁月的流逝)。 人生无百年(人生:人的一生。无百岁:没有一百年
【注释】 “九夷”:指古代中国周边的各族。 “镃基”:农具,即锄头。 “潢海”:大海。 “周牡”:公马四匹。 “旴食宵衣上圣思”:指日夜辛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唐玄宗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颂扬。诗中用“野无矛戟有镃基”来说明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谁言潢海操兵寡”、“却产宫庭制礼时”两句,表明唐王朝不仅不操兵,而且还有节制军队的能力;“广路駪駪周四牡”
【注释】 感兴:指感慨兴亡,抒发忧国之情。清时:太平盛世。道:谈,说。干戈:兵器。鼯鼠:传说中生活在深山中的动物,善于攀援树木,行动敏捷。虎豹:猛兽。比喻凶悍的统治者。 淮海:泛指中原。连:接连。鼓角:战鼓和号角声。 紫微:指帝王居所的宫门。画省:皇帝的朝臣议事之所。青烟:指宫中炊烟。细柳:即“柳营”,指军营。空营:空荡荡的军营。白骨:士兵的尸体。 侧身:形容人身体前倾的样子
这首诗的译文是:朝廷上下都很高兴,没有想到豺狼辜负了盛时。礼乐百年忘记了战争,风云八阵没有得到英才。神谋不是普通百姓所理解,庙算谁听说皇帝的思虑?惭愧我这样无用的人,江湖上愁苦地望,鬓边白发已如丝。 注释: 1. 衣冠共喜际雍熙:衣冠是指官员和士大夫,共喜表示大家都感到高兴。际雍熙意为处在和平繁荣的时代中。 2. 岂意豺狼负盛时:岂意表示惊讶,豺狼指邪恶的人或势力,负表示辜负,盛时指鼎盛时期
【注释】 ①将军:指汉武帝。意气:气概,豪情。薄丹霄:高高地直上云天。 ②孤航:单人驾驶的小船。截海潮:阻止海浪上涨。 ③苏武节:即苏武节操。苏武是西汉有名的大臣和外交家,出使匈奴时被扣押,历尽艰辛,终于回到汉朝。无忌死:不怕死。子阳骄:指汉将王戊在马邑之战中被围困而自杀。 ④鸱鸮诗:《毛诗·小雅·北山》中有“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之句,后因以为喻。奏忠谁白:向谁陈述我的忠心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感兴七首·落日悲风云满川》,共七句。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 落日悲风云满川,家家闭户少炊烟。 落日之下,风起云涌,整个河流都被乌云笼罩。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炊烟稀少。 也知渤海无龚遂,漫忆邯郸有鲁连。 我知道在渤海(今属河北省)没有像龚遂那样的贤人,而想起遥远的邯郸(今属河北省)曾有鲁仲连这样的豪杰。 三尺青萍思出匣,数茎白发望归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 第一句“天弧不解射封狼”,用天狼星来比喻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天狼星是北方的星座,象征北方。“弧”指弓弦,“解”意为解开,这里比喻解除
感兴七首 元末明初刘基创作 天上九关森虎豹,人间七泽起龙蛇。 尘埃不辨风云色,雨露全归枳棘花。 秦有迷鹿马之人,周郊无土载虫沙。 淮濆何日歌常武,肠断严城戍鼓挝。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天上九关森虎豹”:指天空中有九重险要的关口,如同虎豹般森严守卫;比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安全与稳固。 2. “人间七泽起龙蛇”:指人间有七个重要的水域区域,这些地方孕育着龙和蛇等强大的生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