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伯温感怀四首

在昔曾闻夏变夷,台莱自足固邦基。
为言横槊赋诗士,不是投戈讲艺时。
野外观风忧稼穑,江边回首见旌旗。
斩蛟未有旌阳术,安得相从闾左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伯温感怀四首”是一首诗词作品,作者是元朝的曹文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背景:

  1. 作者简介:曹文晦,元代的著名诗人。在《和刘伯温感怀四首》中,他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刘伯温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诗词作品在明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具有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和刘伯温感怀四首·其一》是曹文晦的作品之一,原文如下: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 诗歌赏析:此诗以其豪放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刘伯温的豪迈情怀和远大志向。通过对战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胜利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末战乱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刘伯温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对国家安定的贡献,成为诗人赞颂的对象。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刘伯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和刘伯温感怀四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上杰出人物敬佩和怀念之情的作品。通过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