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无媒得纬萧,谁能驱退恶溪潮。
沈沈城郭貔貅老,汹汹波涛蛟鳄骄。
败舫似闻川鬼哭,畏途不奈客魂消。
舞阶干羽今何在?
千载曾闻格有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入水无媒得纬萧:这句诗意味着,像没有媒人一样直接进入水中,却得到了纬箫的声音。纬箫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象征着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获得了成功的音乐。
  • 谁能驱退恶溪潮:这里的“恶溪潮”可能指的是不良的环境或潮流,而“谁能驱退”则表达了一种挑战或阻碍。整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他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就像驱散恶溪的潮水一样。
  • 沈沈城郭貔貅老:这句诗描绘了城市的景象,城郭被比喻为凶猛的野兽(貔貅),而“沈沈”形容它们疲惫、年迈的样子。这可能意味着城市在战争或和平时期都经历了沧桑变化,变得不再年轻和充满活力。
  • 汹汹波涛蛟鳄骄:“汹汹波涛”描绘了汹涌澎湃的波浪,而“蛟鳄骄”则形象地描述了海洋中的巨兽——蛟龙和鳄鱼。这些生物在这里代表着自然的力量,强调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和凶猛。
  • 败舫似闻川鬼哭:这句诗以“败舫”比喻那些失败或被抛弃的事物,而“川鬼哭”则形容了河流中幽灵般的哭泣声。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暗示着失败后的哀伤和无助感。
  • 畏途不奈客魂消:这里的“畏途”可能指的是危险的旅程或艰难的道路,而“客魂消”则表达了旅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未知旅程的恐惧和忧虑,以及对于远离故乡的孤独和思念。
  • 舞阶干羽今何在:这句话中的“舞阶干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而“今何在”则表达了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怀念和失落。这可能是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艺术形式的消逝感到遗憾和担忧。
  • 千载曾闻格有苗:这里的“千载”指的是长时间以来,“曾闻”表示曾经听到过,而“格有苗”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征伐行动,旨在征服南方的一个部落。这可能是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以及对过去的敬仰之情。

《和刘伯温感怀四首·其二》是一首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