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萧萧震广川,前村茅屋冷炊烟。
潮声有信来还去,贼势无时断复连。
胠箧难存悬磬室,污邪化作不毛田。
何时甲洗天河水,月色满城江可怜。
在元代诗人曹文晦的《和刘伯温感怀四首》中,有这样一句:“风雨萧萧震广川,前村茅屋冷炊烟。”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广袤原野被狂风席卷的景象,前村的茅屋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凄凉,炊烟袅袅升起,却带着几分冷清与孤独。
接下来的诗句是“潮声有信来还去,贼势无时断复连。”这句诗通过潮声的变化,暗示了盗贼的势力时隐时现,如同潮水般难以捉摸。这里的“贼势”指的是盗匪的势力,而“断复连”则表达了他们时而消弭时而复起的状况,使得整个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这首诗中,曹文晦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他通过对风、雨、潮声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以及对盗贼势力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曹文晦的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蕴含着他对于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与关怀。他的这种情怀和思考,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重要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