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相山西暑气微,碧萝凉吹透絺衣。
岩前倚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
白眼看人多变态,青云得路有危机。
下方风浪休回首,深闭柴门到夕晖。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圣寿山休暑”,即“在圣寿山避暑”。圣寿山是庐山名胜之一,山上有五老峰、香炉峰等名胜。诗的前两句写在圣寿山避暑所见:桐相山下天气渐热,碧萝山上凉风透骨。后二句描写圣寿山中景与游人活动:倚杖看云起、横琴听鹤鸣。最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感慨:白眼看人多变态,青云得路有危机。诗人以“休回首”收尾,表明了他对仕途险恶的认识和对名利得失的看法。
【答案】
译文:
桐庐山下天气炎热,碧萝山上凉爽宜人。
岩前倚杖看白云飘起,松下横琴待仙鹤归来。
白眼看人多是奸诈虚伪,青云得路却有危机四伏。
不要回头看那纷纭世事,深闭门扉直到夕阳西坠。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游览诗。从诗的序言来看,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当时作者任左拾遗分司东都。
首联“桐相山西暑气微,碧萝凉吹透絺衣。”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中清凉的画面,点明时间是初夏。“桐相山”是庐山的一个著名景点,因山上有柏树而取名。“桐相山”上绿树葱茏,山下热气蒸腾,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岩前倚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进一步渲染了一种闲适惬意的气氛。这两句诗通过“看云起”“待鹤归”等动作的描绘,写出了诗人在圣寿山享受清凉之境,心情舒畅愉悦之情。
颈联“白眼看人多变态,青云得路有危机。”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看法。“白眼看人”比喻那些善于察人观色的小人。“青云得路”比喻那些得到官职的机会。“危机”比喻官场的风险。
尾联“下方风浪休回首,深闭柴门到夕晖。”“下方风浪休回首”,表明诗人要避开一切是非纷争;“深闭柴门到夕晖”,表达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